听说最近毕业生们
都在为了毕业论文
茶饭不思、夜不能寐
快来看看
论文中这些坑可不能“踩”!
如果你确定好了选题,但恰巧它的学术是空白文献检索几乎一无所获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种可能:一是你发现了一颗研究领域中的隐秘珍珠;二是这个选题不适宜作为学术探究的对象。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这两种情形。
一、第一种:你挖掘到了一个极具潜力的选题。这类选题潜藏着巨大的研究价值,如果深挖细研,甚至有机会登上高影响力期刊的宝座。但若你是初涉学术的学位论文作者,或在特定研究领域尚未有深厚的沉淀,那么这样的选题往往难以驾驭。因为缺乏现成的文献作为支撑,你必须在学术积累尚浅的情况下,自行开辟思路与方法。
二、第二种:有些选题可能并不适合作为学术探究的对象。试想,既然广大学者未曾涉足,背后必有其原因。可能是因为逻辑链条不够顺畅,或是某些理论难以自圆其说。正如我们无法从孩子的身高增长推导出小树苗的成长,这样的逻辑在学术界同样不成立。在你激动于发现某两个经济学变量之间未曾有人研究的时候,建议你先行深思熟虑。
没有人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是它们难以通过严密的研究设计得到验证。以经济学为例,当前多数研究依赖理论模型或实证检验,如利用外生冲击来探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。但若某些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确凿检验,研究设计便会存在重大缺陷,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些选题被学界忽视。
选题确实需要创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但对大多数学生和研究者来说,这种创新往往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微步前行,而非跨越式的飞跃。在追求创新的同时,我们不应为了创新本身而选择那些几乎无人问津的选题。